首页 生活知识正文

民间俗中月下老人的由来 月下老人的典故出自

hezhisheng026 生活知识 2024-01-25 09:00:02 58 0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里,薛姨妈对黛玉、宝钗说:“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人。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究有机会作了夫妇。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

这里提到的“月下老人”,就是中国民间专管婚姻的红喜神。俗称“月老”。在我国古代社会中。许多青年男女都相信月下老人能够定世间的配偶,所以纷纷希望月下老人给他们美好的婚姻。这是千百年来很多人供奉月老的原因。

那“月老”究竟长什么样子?他又为何被人们当作媒神,奉为红喜神的呢?

清代人沈复曾在《浮生六记》一书里曾描述过月老的形象,云:“一手挽红丝,一手携杖悬婚姻簿,童颜鹤发,奔驰在非烟非雾中。”而沈复的这一描述。则来自于唐人李复言的小说《续幽怪录》:

唐太宗贞观初年,年少未婚的韦固想早点成家,但是多处求婚都不成功。某一日他夜宿宋城,在旅店外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靠着一口布袋,在月下看着一本书。韦固瞧了半天也看不懂那是什么书,老人便说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子”。韦固听了大喜,忙打听自己的婚事,却得知自己的妻子现在才三岁,长到十七岁才能嫁给自己,就很失望。

韦固又问老人袋里装的是什么,老人说:“红绳子。用它来系该做夫妇的男女之足。当他们坐下时,我便悄悄地给他们系……只要这绳一系。谁也逃不脱。现在你的脚已经系上了,追求别人也没用。”韦固便求老人带他去看未来的妻子,谁知对方竟是旅店北边卖菜的陈婆子的女儿。

韦固走近一看。发现瞎了一只眼的陈婆子抱着一个大约三岁、模样难看的小女孩。顿时大怒。回到旅店后,韦固让家奴去把小女孩杀掉。家奴身藏小刀来到菜市场,刺了小女孩一刀,慌忙逃跑。此后,韦固虽然多次求婚,但还是没有成。

十四年后,任相州参军的韦固蒙刺史王泰青睐,娶了王刺史的女儿。王小姐十七岁,容貌美丽,只是眉间常贴着块花钿,从不取下。韦固再三询问缘由,夫人才伤心说道:“我是刺史的侄女,并非亲女。尚在襁褓时,我家家道中落,亲人相继亡故,只得和奶妈陈氏住在宋城南的一处庄田。卖菜为生。陈氏怜我幼小,常抱我上菜市。不料,一个狂徒突然刺了我一刀,正中眉心,刀痕难消,故而用花钿盖上。”

韦固至此已明白。问:“陈氏是不是一只眼是瞎的?”夫人道是。韦固便坦诚说:“刺你的人。是我指使的。”于是将前面发生的事,全盘说出。夫妻俩得知此婚姻是天意,便更加相敬相爱。

宋城的县宰得知此事后,就把那家旅店称为“定婚店”,将牵红绪的老人称为“月下老人”。

现在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月老祠”,以便让男男女女们求取姻缘。比较著名的是清代光绪年间著名的藏书家丁松生先生根据上述故事在杭州西湖孤山下建造的月老阁。月老阁大厅正中是月下老人的玉雕像。左右分别为麒麟送子和麒麟献宝。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说出了月下老人的夙愿。据说,在这里举行婚礼,让月老证婚,那夫妻就能天长地久,美满幸福。

此外,拴红绳,牵红巾这种种风俗都源于月下老人的故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16i.cc/post/45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