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手把手的意思)
手把手的意思(手把手教)
教育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教育乃立国之本。
教育不仅仅是国之大事,立国之本,也是每一个家庭、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
仓颉造字,“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本文从文字学角度,解读“教”与“学”,对古人的教育理念及方法作一初步探寻。
“教”的字形演变
教,本为敎,象形字。造字本义:动词,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作算术。《说文解字》释义: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pū),古同“攵”。爻( yáo),交也。天地万物变动、生生不息(的规律)。《易经》卦爻,即指尚不能确定的事物。
古人效法天地之变的规律,用阴阳的组合(八卦)变化,推测、计算世事的变化。
我们现在仍以来指代某些说不清,或不愿道明的人或事物,如王,事等等,类似我们现在使用的?号。
“子”,小孩子。小孩子头脑中有很多疑问,又很好奇,怎么办?就要有人来教,手把手的教。
图一
教,甲骨文“教”(图1-06)=“爻”(图1-04)(爻,算筹)+“子”(图1-05)(子,孩童)+“攴”(图1-07)(攴,手持鞭子、棍杖),表示体罚学子。金文“教”(图1-03)省去“子”(图1-05)。有的籀文“教”(图1-02)用“心”(图1-08)代“攴”(图1-07),强调“教”者引导、启发蒙童的心智。有的籀文“教”(图1-03)承续金文字形。篆文“教”(图1-09)承续甲骨文字形。
“攵”,是右手上拿着根棍子。小孩子顽皮,即所谓顽童。不听话怎么办?有办法,有棍子“/”,这个东西拿在右手(图1-11),就是“攴”(图1-07)。不听话就打,以示惩戒。于是便有了后来的戒尺,以至今天的教鞭。“教鞭”这个词,是不是很有意思,教师手里拿着教鞭教书,就像牧羊人手里拿着鞭子一样。
“学”的字形演变
学,形声字。造字本义:名词,教孩子算数、习字的校舍。《说文解字》:学,觉悟也。从教,从冖。冖,尚矇也,臼声。
图二
學,甲骨文(图2-01)=(图2-02)(×,交叠的算筹)+(图2-03)(∩,是“六”的简写,即“庐”,房屋),表示练算习字的房屋。茅棚上,又出现了这个神秘的符号。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很可怜,对自然万象既懵懂无知,又充满恐惧。茅棚外的一切,皆是未知。有的甲骨文“学”(图2-04)在算筹(图2-02)两边加(图2-05)(爪,手),突出“手把手”教练的含义。
金文“学”(图2-06)在房屋(图2-07)下面加“子”(图2-08),表明教的对象。这个字,或者说是符号,更形象了。茅屋更具象,而对于外面的未知,已开始用双手去探索。大人们探知了,就要教小孩子。“学”,这个时候,有了学习的主体,屋子里的小孩子。怎么教呢?把自己用双手探知的知识,再手把手地教给孩子。
图三
有的金文“学”(图2-09)加“攴”(图2-10)(持械打击),表示执教者体罚受教育者。篆文“学”(图3-01)承续金文字形。隶化后楷书“学”(图3-02)将篆文字形中的(图3-03)写成(图3-04),将篆文字形中的“子”(图3-05)写成(图3-06)。
图四
图四这个“学”字的演变,便有了文化的意味,虽然那时候还没有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的概念,只是“纹饰”的意思。孩子被包围在文化知识之中,也可见我们的先祖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直到小篆“学”字,孩子始终在房舍内,处在安全的环境进行学习。这便是沿袭至今被我们称为学校的地方。
我们重点看看这个“学”(图3-09)字,即便孩子身处安全的房舍内学习,却仍然有一只右手,拿着或棍子或戒尺或教鞭(图3-10),对着你,你如果不好好学习,便打你。只是,打了学生的老师,心里会更痛吧。所以,无论教与学,并不是那么快乐的事,每一个教师与学生,只能自我安慰:痛,并快乐着!
大家好!
我是【听琴山馆】王万平,古琴、书法职业教师。读书、弹琴、写字,略有心得,愿与您分享交流。欢迎关注【王万平书法】,您有任何批评、意见及建议,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谢谢!
- 上一篇: 描写冬至诗句古诗
- 下一篇: 56视频制作相册视频(56相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