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局AI的不一定拼得过前人了
如今想在AI这个行业炒概念做融资,是真的行不通了,更多投资人开始要求创业者先挣到钱。
这是见实与投资人以及多家AI创业者深聊后最深的体会。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AI强应用层的创业者们在这个“投资凛冬季”依旧生机盎然。
在见实筹办AIGC大会的前段时间,我们关注到兔展这家以AIGC为核心的企业已经完成了D轮及D+轮融资,融资金额超亿元。
“我们在更早之前就在做AI这个领域的积累,所以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的成绩”,兔展创始人董少灵对本次的融资表现得十分淡定,长久以来的积累是他们获得融资的底气。
兔展早在做了几个爆款工具后就开始考虑能否将模板生成的过程“AI化”,这是从14年成立不久后就开始思考和布局的事情,公司也常年和北大开展深入的产研合作,由此在AI领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过去的九年间,兔展团队自主研发了传播大数据工具、营销云平台、数字人工具等多项产品。这些创新成果在企业用户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涵盖金融、医药、地产等多个行业。
用董少灵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今年想要再入局这个细分领域的人一定拼不过早有布局和积累的人”。厚积才有薄发,对于兔展来说,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下去是他们对AI创业领域最深的感触。
接下来,就和见实回到与董少灵的对话中去,一起去看看兔展这些年都沉淀了哪些积累与思考。如下,Enjoy:
01没有好的产品,投资人不会理你的
见实:咱们整个融资的过程感觉怎样?
董少灵:现在经济整体和曾经大家特别乐观亢奋的时代不一样,现在更是精中选精,你情我愿。
所以整个路子从战略角度上讲,我觉得是顺利的。从战术角度讲当然也有不顺利,就像这次的投资就算是姗姗来迟的,其实去年对我们感兴趣的资本还是非常多的,去年疫情的原因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一些合作和投资就被迫拉长了战线。
见实:你觉得什么什么是最打动投资人的因素。
董少灵:其实我觉得有三点,
第一点,产品的可行性。
从我们融资的观察来看,和投资人的交流从来没有什么预先的信任,没有默认的信任,只有打出来的信任。不是说我带着一个看上去非常炫酷的产品,就会获得融资,更大概率上是说我先把这件事跑通了,有可行性和未来的可预见性之后,投资人才会觉得这是值得投资的企业。
第二点是,长期在垂直领域做的产品打磨,也就是产品的独到性。
在一个垂直领域里,我们的产品可以算是一枝独秀,真正在数字内容这个市场里用标准化的产品去服务头部企业,并且实现了用户续费率将近130%。
第三点是,我们的增长是稳定的。
去年我们有将近60个点的增长,在整体比较悲观的时候,我们的数据让大家能有一些乐观的支撑。
我内心的体会,就是每一个阶段做好一个台阶,我们没有电梯,每个阶段都是爬上一层楼,然后去获得一层楼该有的信任,再去爬下一层楼。
见实:之后会把融资的这些资金会投到哪里去?
董少灵:我们的产品一直围绕人类叙事的三个环节:交互体验、感官和知识理解。
这其实说起来可能对不太了解AI行业的人来说,有一些难以理解。就拿感官来说,人类的感官涉及的是,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一些AI系统已经能够根据输入的样本数据进行味道和香味的分类和预测。
这些样本包括食品和饮料的成分、配方和制备方法。通过训练,这些系统已经能够识别不同味道和香味的特征,并且能够预测新样本的味道和气味。
不难想象,未来大家会用尽各种办法,把人类能感知,甚至人类无法感知的信息转化为数字化信号,让AI学习。
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愿景,所以我们也会继续投在这个核心使命上,然后把理解做得更通用一些。另外就是把人类感官理解这个问题,特别是有壁垒的知识领域的理解这个问题给解决得更好。
02从H5到AIGC内容引擎,我们做的更多是务实
见实:其实整体听下来,很早就在AI领域布局了。你们当时是怎么想到从H5工具跨到去做AIGC核心的内容呢?
董少灵:我们自H5起家,相继推出了四个内容生产领域的爆款工具,分别处理图片、视频、游戏和交互。这些工具的用户覆盖了1500多万家政府和企业。然而,如何实现有效率的变现,是我们当时尚未解决的问题。
于是,我们开始探索后链路营销云。在营销云的链路中,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大量的用户调研,面向小微企业落地营销方式的升级。为了实现标准化和私有化环境中的SaaS化,我们专注于头部企业,并在金融行业中找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机会。
金融行业对软件要求极高,同时预算相对充分。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发现许多内容需要智能化,例如针对A群体和B群体展示不同的权益、素材和产品。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金融机构花费大量资金或采用外包方式,从传统金融上市公司或现代数字营销公司中挖掘前端工程师、设计策划和技术开发等十几个链路中需要的工种。
自18年开始,我们致力于解决所有类型中需要重前端开发的数字内容的提效问题。因此,我们定义了全球第四代前端三剑客,包括零码工具、低码工具和全码/自动代码工具。去年后半段,我们又升级成了拥有AI代码能力的四剑客。
目前来看,在高端数字内容生产领域中,我们的产品化竞争对手无法直接通过UI设计过程自动生成代码,而我们的产品却能实现这一目标,这是我们的一个独特的优势。
见实:你们的领域听起来是很垂直细分的,倒像是会被很多人不重视的一个领域。
董少灵:当然,这些正是我们的机会所在,例如在SaaS行业中常问的如何续费以及如何标准化大客户的问题。
我们认为这些问题正是提出了一些好的观点,我们正好解决了在大家看来第一时间就会被否定的挑战。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和稀缺性。
有些投资人认为,小微客户的获客成本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利润,因此整个赛道没有前途可言。然而,他们可能没有考虑过,像蝉妈妈这种数据搜索的业态就能够实现两亿收入近一亿的利润。
当有利润的产品出现时,恰恰就是机会的所在。别人只考虑一步,我们需要考虑三步,甚至更多,才能把握住机会。
如果我们从今年开始聚集AI资源并着手做AI,那么我们肯定没有机会。我们的想法更早的时候就产生了。尽管现在做这种类型的梦看起来有点不切实际,但我们今天的成功正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有这种意识。
虽然客户可能有100个可选项,但由于我们在八年前就开始从事这项工作,我们之间的信任、配合程度以及一直以来可靠的合作表现让我们具有了竞争优势。我相信,有了这种优势,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与我们合作,推动我们共同前进。
03一切都会好起来,要做的是稳扎稳打
见实:怎么看待今年的这波浪潮?
董少灵:其实真正拐点是去年11月,原来我们做了很多年都没有做好自动内容生产、自动排版、自动中文艺术字体生成,在AI这次爆火以后,我们发现这些点其实就从科研上没有任何障碍了。
在以前AI它只会做某一个工种,它不太智能,就类似小孩一出生就训练他拧钉子,等长到18岁,就已经可以把钉子扭得很好了,但他只会拧钉子。
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走向了通用的道路,只要把模型做好,就可以既能写字又能画画,还能剪视频、又能用自然语言做交互,人类不用有很高的上手成本。所以今年AIGC浪潮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商业价值是爆炸的大。
见实:今年AI这波浪潮,大家都在赶浪潮,你们有在做些升级或者应用吗?
董少灵:我们一直在这个领域有一些研究,只不过突破并不大。我们和北大的老师们也有一些合作和研究,去年11月的时候,是老师们先沸腾了,拉着我们做了很多的深入研讨。
到了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先试水的是AIGC的数字人。这个数字人不是传统的拍摄型数字人,而是通过一张照片,一段语音,直接生产一个数字人。我们两天生产了100万个,当时我们自己内部也完全沸腾了,如果用拍摄数字人可能一辈子都做不了这么多。
现在我们两天就做出来了这么多,而且全是用AIGC的技术路线做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未来的产品研发上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见实:我记得今年好像年初的时候有人说市场还是很活跃的,然后等到年终或者是到现在很多人就在说现在整个市场都是在冷的状态,所以你们是怎么看现在的这个市场的。
董少灵:现在确实少了一个愿意给高估值,愿意给梦想买大单的重要买单方,确实要重新形成新的估值体系,这些可能都会有一些阵痛,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市场是在要求我们持续做有价值的事,冷热经济是一定存在的,大家信心的波动是必然,但最终还是会好起来的。
做科技公司的话,其实华为是特别好的值得学习的标杆,就拿华为的经历来说,若想做大事又怎么可能不经历点波折。所以每次我们在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都会先想想华为,想到他们的经历,就觉得自己现在遇到的问题就不算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