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怎么读(宁强是哪里)
《陕南羌族》——历史的源头生息地域(宁强)
宁强原名宁羌,为明代卫、州旧称。民国三十一年(1942)元旦始名宁强。县城所在地汉源镇,古称羊鹿坪。
《尚书·禹贡》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是大禹治水君临之地。《山海经·西山经·嶓冢山》:“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又东南流注入沔…”这是史书对陕南山、水最早的记载。
1990年版《辞海》对汉江及其上游玉带河作了新的解释:“汉江—— 一称汉水。长江最长支流。上源玉带河出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东流到勉县东和褒河汇合后称汉江。东南流经陕西省南部、湖北西北部和中部,在武汉市入长江……”“玉带河——旧称沔水。汉江上源。在陕西省西南部。源出宁强县境,东流到勉县东和褒河汇合后称汉江。下游有汉惠渠灌溉工程。”
宁强县地图
宁强毗邻川、甘两省,自古为秦蜀要冲,也以地势险要、关隘重叠而著称,是以前沟通大西北与大西南的黄金通道和川陕重要门户,有南栈道从汉中褒河开始,经勉县、宁强进入四川,直达成都,也叫金牛道。也因为如此,历代战乱频仍,你争我夺,割据不断;兵燹匪患,民瘼积重,迁徙流离;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嚷嚷朝秦暮蜀午归陇。
宁强有史可据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清道光《续修宁羌州志·建制》:“宁羌在府城西三百里,古梁州境也,又界梁雍之交。战国白马氐之东境,名羊鹿坪……后魏置嶓冢县…”嶓冢县,为北魏正始(504——-508)中分沔阳县地所置,治所在今勉县铜钱坝。现今宁强县东北部当时隶属嶓冢县。
春秋战国时期,白马氐占据今宁羌县境西北境,东境为蜀国苴侯都邑葭萌领地(现四川昭化)。周慎靓王五年,即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前316),秦军经金牛道灭蜀, 置蜀郡,宁强属于属于蜀郡葭萌之地。
秦时,本县归蜀郡葭萌县,境内多为羌氏民族居住。羌族是一个古老的大游牧民强故師元族,也称西戎。周武王伐纣, 羌人率师加盟。《华阳国志·巴志》曾有记载。此后,羌族或割据自立,或受辖于中央。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于益州刺史部分蜀郡设广汉郡,郡址四川梓潼, 本县属广汉郡葭萌县。东汉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击败张鲁,控制县境以北,属武都郡。
三国时刘备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分广汉郡置梓潼郡,改葭萌县为汉寿县,控制县境西南;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占领陕南,县境归蜀汉;蜀汉灭亡后,县境归曹魏统领。
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分益州在陕南设置梁州,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汉寿县为晋寿县;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县境属后秦;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分晋寿县东部设兴安县,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嘉陵镇,晋寿县升为郡,本县为梁州晋寿郡兴安县。晋末为氐人杨茂搜所居。
隋朝开皇十八年(598),改兴安县为绵谷县。
唐朝武德二年(619)在县境东北部今大安镇建立金牛县。两年后又在县境东南今高寨子镇的古城村建嘉牟县。同时在今四川朝天以北建三泉县。天宝元年(742) 将三泉县治移至今阳平关镇擂鼓台村。
唐代三泉县遗址碑
宋朝在三泉县设置大安军,与府、州同级。乾德五年(967),三泉县直属京师,开我国中央直辖县之先例。
元朝在今大安镇先后建立大安州和大安县。至元二十年(1283 )降州为县,同时三泉县并入大安县,属四川行中书省广元路,其位置、辖地基本与宋代相同。至此,三泉县遂成为历史,共经历541年。在宋朝直隶京师160多年。
明初,大安县并入沔县,始属陕西。在此以前,今宁强地域都归四川辖。
明洪武四年(1371)正月,傅友德、顾时二人分别担任正副征虏将军,由陕西、甘肃出军平定四川,扬言由金牛道进军,却暗地派兵直取阶(今甘肃武都)文(今甘肃文县),四川各地守军望风溃散,于是年五月进兵到今宁强羊鹿坪,并屯兵驻扎。到八月,征西将军汤和等人完全平定川境各县,羊鹿坪就作为长期驻扎兵马的地方。
洪武八年(1375)四月,诚意伯刘伯温去世的时候要他的儿子刘璟向皇帝密奏:凡天下形势险要之处,都要设置军事机构。原来卫所的普遍设立以镇守安抚为头等任务,调动兵马之权由中央掌握,征调的兵马交由诸将统领,战事平定就散归各卫所,带兵打仗的将领不能随意调用。
刘伯温临死还很注意这点,可见他对于羌氐防务的重视。
洪武二十七年(1394)八月,阶、文军兵叛乱,朝廷派宁正为平羌将军进行讨伐,二十八年(1395)春,阶、文战乱平息,在今甘肃徽县建立宁羌卫。宁正带兵跟随秦王朱樉征伐平息洮州(今甘肃临潭)的羌族叛乱,平叛后,于洪武三十年(1397) 九月遣宁羌卫指挥姜观在羊鹿坪修筑城池,将卫所由徽州迁于此。
其后,宪宗成化元年(1465)四月,刘通、石龙在荆襄发动叛乱,声势极大,叛军经过的地方,百姓苦不堪言,就沿汉江上逃入陕。明成化六年(1479)冬季,户部尚书杨鼎向皇帝上奏:陕西外患担忧羌氐侵扰,内患担忧流民,陕南宁羌居于偏僻的山中,地处险要的川陕咽喉,但四方游民却有数万之多,容易发生变故,如不重视管理定有后患,请求设立监管机构,专门管理这些附属的流民。皇帝批准这个奏折。
阳平关龙门洞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宁羌人口不断增加,于是在成化二十一年(1485) 六月颁布诏令:在陕西宁羌卫这个地方,割略、沔二县的三分之一设置宁羌州,卫、州并存。后为施政方便,沔、略先后归汉中府管辖,宁羌成为不领县的散州。
清朝废卫存州。
民国二年(1913)改州为县。
1935年2月4日即农历正月初一,红四方面军攻占宁强县城及阳平关等广大地区,建立宁羌县和阳平县两个苏维埃政府。4月,国民党复辟原建制。
民国三十一年(1942)元旦改宁羌县为宁强县。至此,“宁羌”之名共沿用536年。
宁强穷乡僻壤,没有什么油水,山高皇帝远,官府鞭长莫及,相对陕南其他县区,比较安宁,对于人群来说,应该是理想的居住地。但在宁强近两千年的历史中,纷纷乱乱,王朝更迭,为了争夺人口、政权与资源,自秦惠王派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取金牛道伐蜀以来,历代战役频繁,多有波及。
东汉安帝永初年(107-113)中,西羌侵入汉中,攻陷汉中境;
桓帝二年(148),西羌再度攻入汉中;
蜀汉景耀六年(263),曹军钟会进击汉中,在阳平关和蜀将张翼董厥大战;
三国蜀将傅佥拒魏于阳安关;
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北魏杨文德占领大安导岭沟的白崖称王伐魏;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魏伐蜀,在今阳平关和县北有大战;
梁简文帝大宝三年(551),梁、魏于嶓冢一带大战;
唐僖宗光启年,利州刺史王建借道兴元,和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密军大战于三泉金牛唐末蜀主王建发迹在三泉县;
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蜀主王建以县境为征歧前沿,在金牛和歧兵大战;
永惠门,原羌州南门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后唐伐蜀,大战三泉;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宋太祖伐蜀,三泉监军刘延祚等引兵迎战,三战三败,县境归宋;
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金军南进长驱汉中,宋经略使刘子羽退保大安军三泉县,抗金兵于潭毒关;
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宣抚使吴曦暗通金国,受封为蜀王。汉川、西蜀州县百姓不愿做金国臣民,顺嘉陵江南下,路经大安军(阳平关擂鼓台一带,为三泉县旧址),兴元府通判大安军杨震仲按人发给口粮。吴曦遣吏卒逐民还籍,传檄征召杨震仲,杨震仲宁死不叛宋: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金军南侵,攻破大安军,都统张威遣将迎击,光复大安;
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蒙古先锋汪仕显攻大安,宋御前诸军统制曹友闻遣将进据阳平关,亲自率军血战,终败蒙军。同年九月,蒙古军再冲大安,曹友闻率军血战,全军覆没,蒙军长驱入蜀;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羌人田九成据城南马面山起义,建元“龙凤”;
明崇祯二年(1629),宁羌阳平关等地义军纷起,转战五丁关一带;七年(1634),陕北义军数万进入县境:八年(1635),张献忠攻克宁羌;十年(1637),李自成率义军攻占宁羌,在黄坝驿、麦子坪、阳平关等地有大战:十三年(1640),张献忠过剑门关,直趋阳平关;
清康熙十二年(1673),清军与吴三桂在阳平关、七盘关大战,吴军曾攻占宁羌;
清嘉庆二年(1797),白莲教女帅王聪儿、姚之富率军转战宁羌南山及铁锁关带,在罗村坝、东山寺、南河坝屯兵;
清同治元年(1862),太平军由川入陕,攻占宁羌,次年,进军铁锁关、巴山,占领东山观,夺取宁羌城;
民国八年(1919),以张贞贤为首的红灯教在县境活动,组织“汉邑保安军”,转战县境各地,声势浩大;
民国十六年(1927),宁羌农民张金组织大刀会,袭击官军;
1933—1935年,县境曾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红军曾两次攻克宁羌,建立“宁羌”和“阳平关”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
历史上,诸葛亮经此而伐魏,唐明皇越境以奔蜀,至今古驿道遗迹犹存。历代文人骚客也多有题咏,如唐代的杜甫、岑参、李白、李商隐,五代的王仁裕,宋代的文同、陆游、宋景文,明朝的薛瑄,清代的王士祯、何绍基以及近世的于右任、罗章龙等人,都曾为宁强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从上述可见,宁强人文历史积淀丰厚。在这些人文历史里面,羌族人文历史是基础。《宁强县志·风俗习惯》载:“羌氐民族在本县活动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历经沧桑,而今羌氏民俗痕迹还依稀可寻。”“……除官服外,民间尤其是边远山区都留有氐羌民族服饰痕迹……”可见宁强羌族虽然汉化,但羌族风习对宁强影响颇深。这些“痕迹”,主要是相对外来人而言,不仅服饰,不仅民俗的民居、饮食、信仰等,主要是文化。
来源:《陕南羌族》(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