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寒何人最知音奇遇(何人最知音)
何人最知音(逆水寒何人最知音奇遇)
一曲古流水,千载以下,牵动人们多少情思。相传先秦时期的琴师俞伯牙在荒山野岭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他琴中蕴含的真意:“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喜地感叹说“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失去了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再操琴。知音这个词语从此成为对能赏识自己的知己的代称。中国古代文化浩如烟海,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其中不乏相互知音者,这里,我们就将列出中国古代十大知音排行榜,在莫逆之交的情谊和同声共气的知遇中,去品味一下中国古代文化人的才情与友情。
1、刘禹锡与白居易
刘禹锡,字梦得,早年与柳宗元交住密切,人称“刘柳”,后来与白居易交谊深厚,并称“刘白”。
白居易,与刘禹锡同岁。
宝历二年,任和州刺史的刘禹锡返回洛阳,白居易也正好从苏州回洛阳,两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即席赋诗一首赠刘禹锡,对刘禹锡被不幸贬职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和慰藉,刘禹锡也回赠了著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白居易听后称之为“神妙”之句。
白居易曾写《春词》,刘禹锡也曾原韵相和,并有“蜻蜓飞上玉搔头”的名句。开成二年,白居易和刘禹锡都在洛阳任职,两人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白居易的诗《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感慨二人以67岁高龄把酒论诗,展望重阳佳节两人能再“一醉一陶然”。白居易还有《赠梦得》诗说“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刘禹锡71岁逝世,白居易写了《哭刘尚书梦得二首》,诗中说“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白居易对刘禹锡的诗非常推崇,称他为“诗豪”。白居易写过《忆江南》词三首,刘禹锡也和了两首,刘禹锡在《白太守行》诗中称赞白居易政绩斐然,离任时“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2、 李清照与赵明诚
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
赵明诚,字德甫,李清照之夫。
说起古代文坛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多,但如果说到志同道合的夫妇,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李清照和赵明诚。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母亲也很有文学修养,自幼在良好艺术氛围里成长起来的李清照有着过人的文学造诣,赵明诚身为宰相之子但毫无纨绔习气,精通考古等艺术门类,是名满天下的金石学家,李清照十八岁时与二十一岁的赵明诚成婚,是一对志趣相投的爱侣,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赏心乐事在于学问方面的共同研究,赵明诚编著的《金石录》,便是由两人长期共同搜集整理古籍器皿精心考证而完成的,李清照在后记里叙述了编书的情形,同时也描写了他们夫妇的情趣高雅的生活,他们常会进行些促进彼此技艺的小竞赛,比如,指着一堆史书说出某一件事出在某书某页甚至某行,谁说错了必须要煮茶献奉,赌书比赛中胜的往往会开怀大笑反而把茶杯倾翻在了怀中,这别具风趣的闺中乐事,是历代称颂的佳话。李清照赵明诚携手游赏相从赋诗,在创作上也相互砥砺,毫无疑问地,这样的生活氛围对李清照在词学上取得突出成就有非常大的帮助。赵明诚亡故后,李清照留下了许多情真意切的诗词,终生追念着和赵明诚一起度过的二十九年美满知心的生活。在那个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时代里,这样意气相投的知心爱侣的确是珍贵的。
3、纳兰性德与顾贞观
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满洲最杰出的诗人,清代第一词人。
顾贞观,字华峰,号梁汾,江苏人。
康熙十五年,顾贞观四十岁,容若二十二岁,容若为相国长子,顾贞观一介寒儒,但容若一向扶困济贫古道热肠对境遇坎坷的落迫才士一腔真诚平等结纳,与顾贞观更是志趣相投相见恨晚,慷慨挥洒写下传诵不衰的《金缕曲·赠梁汾》,“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然诺重,君须记。”词中率真地表露了对荣华利禄的冷眼蔑视、对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和对高尚情操的执着追求,同时披肝沥胆地表达了对朋友生死不渝的真挚友情。他们相互倾慕彼此的才华和品格,文学见解和创作上也十分契合,二人的“性情说”是清初词坛上的重要文学主张,他们二人作品风格也相似,一样真纯清新,容若的《饮水词》和顾贞观的《弹指词》被视为当时的词坛双璧,名扬海内外。在腐朽的官场里容若更是不顾自身安危保护着挚友,贞观的好友诗人吴兆骞曾被清初冤案牵累流放塞外二十多年,容若得知此事后,毅然挺身而出用他的智慧和真诚历尽艰难营救了吴兆骞回京,不仅维护了正义,也为挚友贞观完成了极力想实现但无力实现的心愿,一时传为美谈。有生之年,容若以生命的高尚和心地的纯洁印证了他与顾贞观的知音深情,而顾贞观也同样倾注全部真诚珍惜这份友情,成为容若生平第一知己,容若英年早逝,贞观撰写了那篇感人肺腑的祭文,笔端吐露的是无尽的哀思,还有对容若价值的最深刻理解。
4、李白与杜甫
李白,唐代大诗人,世称诗仙。
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晚去世八年,唐代大诗人,世称诗圣。
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与杜甫齐名,号称李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李白杜甫的交情也尤为深厚,二人中年时在洛阳相见,结为知交,此后长期分别几乎没有机会重逢,但两人的友情却历久弥珍,杜甫怀念亲友的诗中,以怀念李白的最为突出,从与李白分手直到晚年,写下了不少追念或谈到李白的诗,表现了他对李白的推崇和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作为知己对李白最深的理解和认知,杜甫在诗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还有诸如“昔年有狂客,尔号‘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样字字千钧的评价更是成为文学史上对李白诗风的定论。唐肃宗年间李白被流放夜郎,杜甫对李白的生死存亡魂萦梦系,写下《梦李白》两首,流传千古,“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悬挂叮咛,一往情深。这首诗完全是深切思念和默契友情凝结而成,被誉为“笔笔神来”,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的同时,也将李杜的友情深深印在了后世文人的心中,赢得了“千秋万岁名”。
5、苏轼与黄庭坚
苏轼,北宋文坛第一人,诗文俱佳,同时又是著名的书法家。
黄庭坚,字山谷,比苏轼小八岁,早年出自苏东坡门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但与苏轼交情深厚,文才与苏东坡齐名,同时书法成就与也相并列。
两人在京城为官时经常诗酒唱和,其乐融融。苏轼写了《送杨孟容》诗,自称仿效黄庭坚,黄庭坚用原韵和诗一首,在诗的末尾幽默地开起了玩笑,说自己的才华不及苏轼,如果自己的小儿子能到苏家当女婿实在是件幸事。黄庭坚老家盛产双井名茶,他得到后马上分送给苏东坡,并写诗相赠。苏东坡作画黄庭坚也有题画诗赠送,苏轼病逝后黄庭坚十分怀念,写有悼念苏轼的诗。苏轼黄庭坚都名列于宋代书法四大家,又都情性放达,熟不拘礼,互为戏言成为文坛韵事,苏轼书法字体肥厚饱满,黄庭坚取笑为“石压蛤蟆”,苏轼听后反唇相讥戏称黄庭坚书法中字体的长撇大捺为“树挂死蛇”。苏轼的《寒食贴》为天下行书第三,而《寒食贴》的后序就是黄庭坚写的。
6、韩愈与孟郊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文才出众,倡导古文运动,诗文风格险怪,自成一体。
孟郊,字东野,性情狂放耿直,与韩愈交情深厚。
孟郊一生穷困潦倒,早年曾经在嵩山游学,学成后游历京城为韩愈所赏识,两人诗风也是一致的。孟郊四十岁后进入仕途,到江苏任职,韩愈作诗相送,有“物不平则鸣”的名句,把孟郊列在陈子昂、元结、李白、杜甫等大名家之后,可见对孟郊诗的偏爱,孟郊也将自己与韩愈相提并论“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两人唱和的诗为数不少,孟郊的孩子不幸夭折,韩愈写诗安慰他,充分表达了对孟郊的理解和关心,孟郊有许多诗都表示对韩愈知遇之情的感激与敬意。孟郊亡故后,韩愈为他撰写了墓志铭。
7、辛弃疾与陈亮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字稼轩。
陈亮,字同甫,世称龙川先生。
辛弃疾和陈亮相交于风雨飘摇的南宋孝宗年间,都是力主北伐收复山河的积极倡导者,并且都上书主张抗金救国,相同的爱国主义情操是二人友谊的基石,同样文武全才,同样才气横溢。
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共商抗金大计,两人携手同游鹅湖,诗酒唱和了十几天时间,意犹未尽,又相约拜访朱熹,因为没有遇上朱熹陈亮告辞回家,辛弃疾第二天又想念老朋友,马上起程一路追赶,最后因为雪深泥滑不能前行才作罢。两人先后为此用《金缕曲》词牌相互酬唱,一连唱和了五首之多。两人在词中历数了彼此的深厚友谊,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现状深怀感慨,对侫臣当道苟且偷安非常愤恨,表达了“男儿到死心如铁”立志恢复神州的雄心,荡漾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千古传扬。陈亮的词不仅题材、感情基调和大体的风格与辛弃疾相似,写作技法也很相似。
8、皎然与陆羽
皎然,唐代第一诗僧,世居湖州,著有诗歌评论集《诗式》。
陆羽,字鸿渐,湖北竟陵人,《茶经》作者,民间尊为茶圣。
安史之乱后陆羽避难来到湖州,结识皎然,开始了一段长达50年的僧俗忘年友谊,陆羽在皎然的引见下,结交了江南名士刘长卿、颜真卿、李冶、张志和等人,并帮助陆羽完成了《茶经》的写作和各地茶叶的考察工作。大历四年,皎然为陆羽建成苕溪草堂,亲自远赴苏南把陆羽请回湖州,并以诗相赠“欲赏芳菲不待辰,忘情人访有情人。西林岂是无清景,只为忘情不记春。”大历十年,陆羽移居颜真卿为他新建的青塘别业,皎然再次造访,写下五律《寻鸿渐不遇诗》。建中年间,陆羽远赴江西上饶开山种茶,皎然想念陆羽,不顾自己已70高龄,亲自到上饶邀请,陆羽也随皎然重回湖州,不久后皎然圆寂。后来陆羽病逝,也葬在杼山,坆茔与皎然的砖塔隔山相望。
9、王维与裴迪
王维,唐代大诗人,精通音律书画,27岁时因为侫臣李林甫执政,他隐居终南山,在蓝田建辋川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裴迪,比王维小15岁,青年时期与王维一起居住在终南山,互相唱和,他们两人的《辋川集》五言绝句,被后人所推崇,在艺术造诣上几乎超凡入圣了。
王维的赠裴迪的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脍炙人口,尤其是“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一句,大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香菱之口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由于志趣相同,裴迪的诗风格意境都与王维十分相近,王维的名作《竹里馆》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裴迪的同名诗中写道“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另外,王维的《辛夷坞》和《漆园》,裴迪都有同题目同体裁的诗。
10、欧阳修与梅尧臣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八大家”之一。
梅尧臣,又称梅宛陵。
两人的交往从诗文革新运动开始,欧阳修是诗文革新领袖,而梅尧臣是积极拥护者,欧阳修《六一诗话》中对梅尧臣的文学主张十分赞同。庆历元年梅尧臣到湖州担负税监,欧阳修专门设宴饯行,梅尧臣写了《醉中留别》诗相赠。不久后,欧阳修被贬,梅尧臣也专门寄诗劝慰好友。两人在飘浮尘世的聚散离合中总是相互挂念着,梅尧臣曾采了家中的银杏不辞千里寄给欧阳修,欧阳修睹物思人,作诗《梅圣俞寄银杏》以答谢,诗中说“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物*以人贵人贤弃而论”。拳拳之意,尽在诗中。欧阳修还有诗称赞梅尧臣的诗如吃橄榄,越品越有厚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