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作品最好是哪一部(平仄仄仄仄)
起名的知识有很多,许多朋友给我们发了信息询问各方面的问题,今天本站将为大家来详细介绍庚新作品最好是哪一部(平仄仄仄仄),详细内容如下:
照例先唠唠嗑。
最近家里旧宅改造,除了非请不可的技术活,如泥工、木工、电工等,其他杂活一力承担了下来,写东西自然就慢了很多,回复朋友们的诗作也耽误了。不过并非居住房改造,本来就不在急上,可以慢慢收拾,慢慢搞,也算是增添一些劳动的乐趣。
只是回头上网,看着私信箱里积压的诗稿,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今日趁着木工进场,插不进手,来看几首诗作,抽空回复。
第一首
这首作品怎么讲呢?我们先抛开格式来看,发现一些内容上的问题——因为问题比较明显。
秋风两岸百花残,江水萧萧玉露寒。
雁子翩翩飞舞处,行人凄苦也清欢。
首先就是作者自己的发现,并更改了“燕子”为“雁子”。这是对的,因为前面明显写了秋天,而秋天是不适合写“燕子”的。但是作者的这种改变是仓促的、应付式的,并没有真正去考虑意象在诗歌内部的合理性。
什么是“雁子”?是雏雁。这个词出自《西京杂记》:“太液池边皆是雕胡、紫蘀、绿节之类……其间凫雏、雁子布满充积,又多紫龟、绿鳖。”
但是个人揣测作者在这里只是修改“燕子”而已,并没有去考虑“雁子”用在这里是否合理,“雁子”是指毛茸茸的雏雁,是飞不起来的。即使是可以飞的大雁,“翩翩飞舞处”也并不适合来写大雁的飞行状态。你什么时候看见过大雁飞起来像小鸟一样翩翩起舞?
所以,这一句的动态描写,原本是时节不对,仓促修改过后,变成了完全不对了。
前两句是秋景描写,首句中的“百花”更适合描写春景中“百花齐放”,用来形容秋冬植物凋零当然也可以,但是总觉着有些不妥。而“萧萧”一词,用在自然景观中,是用来形容风声和马鸣声,这里的“江水萧萧”虽然听上去还行,但是耐不住思量。
看上去没有问题,一细想全是问题,就是这首诗的问题。
包括末句的“行人凄苦也清欢”,也是一对矛盾词语的糅杂。既然“凄苦”,何来“清欢”?这是苦中作乐么?那么就要突出重点。而这种“既……也”的排比格式,并没有突出重点。前面都是用词上欠考量,而这一句是比较重要的诗意体现不清。如果诗人自己都不清楚到底是要表达凄苦之情,还是漠漠清欢,又如何让读者感同身受,了解你要表达的内容?
我们再来看一下平仄。“秋风两岸百花残”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是平起平收律句,整首作品是平起入韵,押平水韵“十四寒”部的七绝。平仄正确,格律严谨。
为什么到最后才看平仄呢?并不是一眼就看出没问题,而是这首作品文法、用词上的问题过于突出。也就是说这位朋友是学懂了平仄格律的,但是欠缺的是诗句整理能力,或者说就是文字表达能力。
虽然我的专栏是讲平仄格律,但是写诗绝不仅仅在于平仄格律的使用,否则的话就是典型的凑句。
动手写一首作品,首先是立意。
我到底要表达什么?搞清楚这一点之后,围绕主题开始拣选意象(对生活的仔细观察),然后再保证意象拼接的合理性(逻辑思维),最后升华提炼出我们要表达的主旨。
写诗是作文,并不是简单的生活提炼。是在提炼过后重新复盘提炼过程的一种有节奏的文字记录。从来没有哪篇文章、哪首诗歌,是在写作过程中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的。写作过程只是丰满自己论证主题的过程,是一次提炼过程的重复、修改,以求在文辞上通顺、优美,在吟诵上清朗、抑扬顿挫。
好诗都是雕琢过后的工艺品。别以为古朴、直白的诗就是随口吟得,那是别人千万次阅读理解的积累和洞察生活的经历,并由此得来的迅速成文能力。
古朴、随意,是行文的一种风格,而不是行文的一种方式。
我们要切记这一点。
像作者自己对第三句的修改,就是一种随意:既然发觉写燕子在秋冬不合适,那就改成雁吧。又合平仄,又不用大改,殊不知这样的修改躁动了整首诗的逻辑顺畅,毁掉了整首作品。
至于这首诗如何修改,个人建议已经说完,就不具体操作了——因为平仄没有问题,需要调整的是思路。
诗言志,我的“志”是什么?诗是韵文,那么这篇韵文的逻辑(生活逻辑、思维逻辑)在哪里?
搞清楚这两点,这类作品的调整、修改或者重写就都易如反掌。
第二首
玉树琼花雪作东,绽红孕果媒是风。
天生万物皆有道,驿站几驻转头空。
这是一首续诗,格式上并不讲究,平仄错误有很多处。
平仄错误不要紧,只要能够抑扬顿挫,押韵有节奏感,就是好诗。因为古体诗是不用遵守平仄格律的。
但是一首作品,并非不遵守平仄格律就能称其为古体诗的。古体诗既然称为“古”体,其内在含义是诗风高古,而这种高古意象从何而来?自然是字词的运用。既然在结构上不喜欢圆熟的平仄格律,那么在字词使用上就要尽量避免新词、熟词滥用。
如果这是一首古体诗,很显然“绽红孕果”这样的词语是不合适的,“驿站几驻转头空”这样的话虽然有些佛道之意,但实际上流于俗滑——因为佛、道早就世俗化了。
当然,我们将这四句看作是现代诗,就无所谓了。毕竟中国的诗词不只有古体诗、近体诗,还有现代诗的。
能不能修改呢?这首作品修改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诗意清晰,是感叹时光无悔,天道轮回的精神层面作品,从前两句起意。
我们如果实在无法摹仿到前辈的高古之风,那么就对平仄进行调整,对用词俗滑的字句也稍作调整。因为首句“玉树琼花雪作东”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是仄起平收律句,所以要调整平仄,就对应仄起入韵基础格式来修改即可:
玉树琼花雪作东,春红秋实借时风。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天生万物皆循道,几驻蘧庐回首空。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这就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一东”部的七绝。其中“实”为入声字,作仄声。
从诗意上来说没有改变,只不过将第二句的“绽红孕果”改成了“春红秋实”,更简单易懂,念起来也更加舒适。
“蘧庐”是古时候的旅舍、驿站的意思。典出《庄子集释》卷五下〈外篇·天运〉:
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
用词调整简单平直,用典略微高古,这二者之中并不冲突。
并不是说改过之后就更好,只不过第一这就合律了,第二你要问我的意见,我是会这么写的。
除了格律问题,其它修改是随各人喜好的,不代表原诗不行。
再看一首七律
这位朋友对格律已经相当熟稔,所以考虑的是对仗工整和如何处理固有名词合律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合律,又不以辞害意?
约来柳岸诉闲情,浪起云低阵阵风。
多病高朋言故事,无聊旧友背初衷。
惯看景物因时异,羡煞江河万古同。
苦短人生成一梦,蹉跎误了凿壁功。
这是一首平起入韵,押平水韵“一东”部,首联押“八庚”部的孤雁出群格七律。如果用新韵,则是押“十一庚”部的七律,不存在首联出韵。
作品总体来说相当不错。从约朋友江边扯谈,娓娓道来,说尽人情世故,最后发出蹉跎人生的感叹。
诗人很显然对自己的构思比较满意,所以问题很有针对性地放在了末句“凿壁功”的失替——按照格律,这一句应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而“壁”字失替,以及颈联对仗自觉有些不工整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我们一一来看,但是又可以联系着整体看。
所谓以气行诗,当一首作品完成度比较高的时候,牵一发会动全身,我们作出修改调整,也要完整考虑——前提是作品本身完成度比较高。
首先看颈联对仗问题:“惯看景物因时异,羡煞江河万古同。”
这一句的对仗不工,首先在前两字“惯看”、“羡煞”,一个是带有状态的动词,一个是带有补语的动词,结构上不一致。
我们把“羡煞”做出调整,带上状态,使用“徒羡”,白白地羡慕,也自带了一些情绪在里面。
“景物”和“江河”严格来说也不太对仗,但是大致上没有什么问题,就不动了。
“因时异”和“万古同”又是字词结构上的不对,“因时异”是一句相对完整的话,因为时间流逝而产生了变化。而“万古同”是名词加形容词的结构,相对要简单,只是表达一种状态,没有变化的过程,所以这里也要向上联靠近,改变词组结构。我们这里使用“向古同”,这里虽然减弱了“万古”的意思,但是词性结构和意思上类似,完成了上下联的对仗调整,也不失古意。
“惯看景物因时异,徒羡江河向古同。”
再看尾句的失替问题:“蹉跎误了凿壁功”。看作者自己的意思,曾经试图改成“盗光功”,但是感觉不如原词。
实际上这里有个误区:那就是你的“凿壁功”是读“záo”,还是读“zuò”?按照新的汉字读法,“zuò”音已经被废弃,而在新韵中,“záo”是阳平。这样在新韵中这一句的平仄为“平平仄仄平仄平”,假如倒数第二字按格律修改成平声,这一句就会变成“平平仄仄平平平”,是典型的的三平尾,这是不合适的。实际上“凿(záo)壁功”这三个字念起来并不如“凿(zuò)壁功”顺口。
如果按照平水韵,那么不论“凿”念“záo”,还是读“zuò”,都可以作入声字处理,此处就是正确的“平平仄仄仄平平”的胚子,只要修改倒数第二字即可。
但是还有个关键问题,“zuò”音已经被明确废止,我们现在的小孩都不会这么读了。我们写诗的目的是给人看的,当所有人都不再使用这个读音的时候,这个发音就是错的了。也就是说不论你怎么修改,“凿”都会读成“záo”,这个三平尾就跑不了。
所以唯一的改法就是全换掉,“盗光功”是一种方法,但是诗人本身不满意。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把这一句全部换掉。
有三个理由:第一,“凿”字不好用,会造成误读。第二“蹉跎”和“误了”是词意重复,这一句本身就有凑字数的嫌疑。第三,我不喜欢这首诗的哀叹结尾。
这个第三点,就是前面讲到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整首作品在闲聊中聊到朋友的背叛,对人生的看透,第七句“苦短人生成一梦”就已经把愁闷情感抒发到了极致,末句“蹉跎误了凿壁功”本来就是画蛇添足,有凑句的嫌疑。
既然已经看穿、看透,为什么思绪不可以往开阔处走,往明朗和未来走一步呢?
因为是尾联,出句承接颈联,所以“苦短人生成一梦”,那么对句就合回首联的写景,并且寓情于景,写出人生通透明朗的心思来。
“玉盘出水散溟濛。”
月亮从水下升起来了,水银泻地,大白天下,散去江岸和诗人心中的迷蒙烟霭。
另外再通览全诗,颔联的对句“无聊旧友背初衷”我也不喜欢,进行适当的字词修改,既然已经背了初衷,那就不再称之为“友”。因为颔联的对仗并不是必须的,所以轻微改动,即使不对仗也没有问题。
全部修改完毕后得到的合律作品如下:
约来柳岸诉闲情,浪起云低阵阵风。
多病高朋言旧事,烟云过客背初衷。
惯看景物因时异,徒羡江河向古同。
苦短人生成一梦,玉盘出水散溟濛。
这其实并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位朋友的任务,其实他只想改一个字,但是我将他整句都换了,因此更换了整体诗意走向,变得更为积极一点。
好不好不说,这是个人写诗习惯,对于原诗作者来说,只能是建议,并非批改。
做苦力去了,下次再聊。
通过我们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庚新作品最好是哪一部(平仄仄仄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站将不断更新,喜欢我们记得收藏起来,顺便分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