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青族(穿青族文化)
众所周知,中国有56个民族,以人口数量排序,前10名中倒数第2名为藏族,总计62万多人。
然而在中国,还有着这样一个特别的“民族”,人口高达70万人,却并不是56个民族之一,甚至他们所用的身份证也和我们的不一样。
他们就是穿青人,一个一直在努力成为中国第57个民族的群体。这些人的来历颇为传奇,甚至牵扯到600多年前的一场灭国之战,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民族”?
一、灭国战争之说据说,在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后,唯独西南这片地区未表臣服姿态。按照朱元璋的想法,驻守在西南之地的粱王最好能够俯首称臣,这样便可和平解放。
奈何梁王坚决不投降,在多次劝降未果的情况下,朱元璋派遣朝廷大将出兵三十万进攻梁王,史册记载“平滇之战”。
战争结束后,为避免梁王旧部卷土重来,朝廷下令拿出一部分军力常驻此地,驻扎下来的将领、军士慢慢和当地少数民族开始融合,通婚、生子然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
然而这些将领却并不忘自己汉族人的身份,告知后代他们的与众不同。导致的结果便是在后世,中原人认为西南地区的这些军士后代皆是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却认为这些人是汉族人的后代,都是族外人。
外界的看法与自身的标榜,导致穿青人成为了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繁衍至今,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穿青人的数量到达了六七十万。
二、土著之说执此说法的多是一些贵州民族研究专家,他们认为穿青人与历史上的僚人一样都属于贵州的原生民族。
事实上,关于“穿青”这一名称,许多穿青人并不满意,或者说并不认同。那么,“穿青”一词是如何提出来的呢?
追寻缘由需要回到解放初期,彼时许多穿青人地主坐在一起召开会议,他们认为少数民族可以不像其他地区一样进行改革,所以鼓动群众要求成立“穿青族”,以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名字就叫做“穿青”。
当然,彼时的中央政府并没有让他们得逞。本着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还是组建了民族识别工作队,对穿青人进行调查。
据调查显示,在明朝时穿青人又叫土人,称“里民子”,乃是贵州的土著民族。封建时代,官方将穿青人与当地少数民族共同称为苗夷、诸夷等。
在乾隆年间的《威宁州志》中又提到,因为其“衣尚青,故曰穿青”,可尽管如此,当时政府官方,依然没有将其认定为一个独立的民族。
虽然追溯历史,穿青人祖上的确与明朝驻扎军队有所关联,但是穿青人族内的风俗习惯还是有着极大的差别。
比如穿青人中的女性在很早之前便不会裹脚,此外还有“三把头”发饰,颇有异域风情。至于家庭组织则跟汉人文化相近,以“父亲家长制”为主要流行体制行。
不过相较于封建时代的汉族,穿青人女子的权利要稍大一些。比如穿青人就有流传“家有千贯,男掌一半,女掌一半”的传统习惯。
信仰上,穿青人把山魈作为标志在许多生活用具上都会镂刻此图像,因为山魈是猴的一种,故而在穿青人中不准随便提到猴,提到猴便是对亲人的侮辱,甚至被认为是不敬祖宗的大罪。
关于“穿青人”的民族认定工作一直没有进展,到今天,穿青人也一直属于未识别待定民族。
三、穿青人特别的身份证尽管穿青人一直无法成为我国的第57个民族,但是政府还是充分尊重穿青人本身的意愿,将其列为未识别待定民族。
但是为了保障穿青人本身所应享有公民权益,故而自80年代开始,穿青人的身份证上便以青、青族或穿青人作为民族。
至第二代身份证,依然印着穿青人三个字。至于何时能解决这个问题,则很难有确定的期限,需要看穿青人民本身的意愿能否和政府的政策达成一致。
结语最后,无论穿青人能否成为我国第57个民族,对咱们来说都不应该上纲上线,太过将其“话题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民族纠纷。换句话说,都是自家人慢慢商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