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教育学思想是什么?个人简介及生平事迹介绍
世人以学者看待我,非我所愿接受。如其看我是自有其思想的人,而且是一生总本着自己的思想识见而积极行动的人,那便最好不过了。然而俯思自省,我认真则有之,“做人”二字还不大易谈。
——梁漱溟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民、瘦民,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改造运动者。1917年至1924年在北大任教,后在山东、广东、河南等地办学,1931年赴山东邹平开始乡村建设试验,1937年后为抗战奔走努力,日寇投降后曾参与国共和谈。一生为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而思考、行动。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梁漱溟, 广西桂林人。他的鼎鼎大名, 天下皆闻。
事实上, 梁漱溟早年在他的《朝话》中, 对自己便有过一番中肯的评价:“我的长处, 归结言之, 可有两点:一为好学深思, 思想深刻;一为不肯苟同于人。”
早在1916年, 年纪轻轻的梁漱溟便在全国上下扬了一次大名。那时,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与文科学长陈独秀商量, 决定聘请梁漱溟来北大哲学系讲授印度哲学。梁漱溟说, 我怕不行吧。蔡元培说, 你不行, 国内还有谁能行呢?你的连载文章《究元决疑论》我看过了, 你就不要再推辞了。这件事情, 非同小可, 很快就成为一个轰动全国的爆炸性新闻, 报刊上很是热闹了一番。
一则因为梁漱溟年轻, 只有24岁;
二则梁既没上过大学, 更没留过洋, 学问全靠自己钻研;
三则蔡元培用人不拘一格, 体现兼容并包之量
梁漱溟没有辜负蔡校长的信任, 在中国最高学府的讲坛上一站就是七年。他讲课, 不拘一格, 时而带学生进一破旧房屋, 以房屋改造引导学生就东西方人处世哲学的差异发表议论;时而将学生引到街市上一个卖零散啤酒的去处, 让学生看着那以各种姿态自得其乐地喝酒的人们, 让他们进行一场东西方不同价值观的辨析。
1919年, 他的著作《印度哲学概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同在北大, 梁漱溟讲授《印度哲学概论》, 胡适之讲授《中国哲学史》, 马叙伦讲授《老庄哲学》, 三驾马车, 各行其道, 成为沙滩红楼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大景观。
梁漱溟1921年又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书中公开宣言:“世界人类的未来, 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此书8年中重印了8版, 堪称首次倡导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学术经典。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读罢此书, 专程登门拜访, 与之切磋学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访问时, 说他早就知道梁漱溟的大名, 并说“很愿意听梁先生谈谈儒家道理”。一番交谈, 泰戈尔称赞他是中国的“新儒家”。后来, “新儒家”还真成了中国学术界的一个重要学派, 以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等著名学者为中坚力量, 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4年初, 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 以非凡的执著精神搞起了乡村建设实验, 又一次成为中国朝野关注的知名人士。他从广东到河南, 从河南到山东, 办村治学院, 办乡村建设研究院, 办《乡村建设》杂志, 孜孜以求, 从无倦怠。1936年, 他的40万言的专著《乡村建设理论》 (又名《中国民族之前途》) 出版, 阐述了他的从村治入手, 探索一条民族自救改造中国的途径。在当时有学问的人大多往城里跑的情况下, 他带着一帮忠实追随者, 怀揣“振兴农业法丹麦, 建设乡村救中华”的壮志, 光头跣足, 穿行垄亩, “与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 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工夫”, 自然再次成了媒体追踪的对象。
1938年1月, 梁漱溟以国防最高会议参议员的身份访问延安。当年任教北大时他常到豆腐池胡同杨怀中先生家造访, 每次给他开门的那个高个子青年, 如今已经成了中共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两位同年而生的对中国农村问题都有独到研究的人物围炉夜话, 促膝恳谈。毛泽东高屋建瓴, 肯定了梁先生乡村建设理论中的一些观点是对的, 同时又指出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民的问题。二人时有论辩, 了无拘束, 竟不知东方之既白……
梁漱溟一生关注农民问题, 又向以“不肯苟同于人”的面貌出现, 以至建国之初与毛泽东在会场上发生的那次关于农民地位的争论, 震动朝野。此后, 梁先生被世人称为“一代直声”。
晚年的梁漱溟回顾自己一生, 不禁大为感叹。他说自己有两个想不到, 一是从未上过一天大学, 却在中国最高学府站了七年讲坛;二是一生信佛, 原本并不打算成家, 结果不但如同俗人一般结了婚, 而且还结了两次。梁先生一生奔波, 却不忘著述。他的最后一部著作是《中国文化要义》。1993年6月, 《梁漱溟全集》问世, 共8卷524万字。
作者:彭匈
梁漱溟日记摘抄
一、我自己的长处
有两点:一点是好用思想,思想深刻;一点是不肯苟同于人。至于短处,不能用一句话来说,
即自己不会调理自己、运用自己头脑,好犯失眠症,治这病就是“诚”;意思多,就是不诚。
二、中西学术之不同
在我思想的根本观念是“生命”、“自然”,看宇宙是活的,一切以自然为宗,重自然,不重人为。这是中国路数。
我由佛教转入儒家,是从明儒王心斋开始,王称颂自然,从此我入儒家。中国儒家、西洋生命派(柏格森)哲学和医学三者是梁思想来源之根柢。
试论朱子在儒家学术上的贡献——兼及其理论思维的阙失。谓:《大学》、《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是其功也。又说:儒家孔门之学,修己安人之学也,而《大学》、《中庸》讲的修身慎独,正是传此学脉者,其于弘扬儒学,非探骊得珠乎。
经我介绍入南京支那内学院者有熊十力(民国九年即1920年)。王恩洋字化中,四川人,也为我介绍入内学院求学于欧阳先生,卒成名于世者(民国十年即1921年)。
三、怀念故交孙炳文烈士
辛亥革命后,余随同京津同盟会同志多人在天津创办《民国报》,公推甄元熙(字亮甫,广东台山人)任社长,孙炳文(字浚明,四川叙府人)任总编辑。余则往来北京、天津之间任外勤记者,应采访之责……时年十九、二十之间。最值纪念者,则余属所用漱溟二字,实孙炳文兄所代拟之笔名。方余之生也,父母命名焕鼎,字寿铭。而余于报端为文,时或署“寿民”,“瘦民”等字样,及见到漱溟二字,颇觉别致可喜,遂沿用之,其后得父首肯焉。
本书由白吉庵对梁漱溟的24次访谈笔记(1985—1988)整理而成。
梁漱溟先生唯一“钦点”的传记作者的珍贵访谈笔记。
书稿由1985年7月27日至1988年1月19日白吉庵对梁漱溟的24次访谈整理而成。梁漱溟是“箭垛式”的思想家与行动者,这份珍贵的记录,对于了解梁漱溟的经历、思想以及20世纪的中国历史,都是一份难得的史料。
白吉庵,1930年生人,原名应祥,以字行。云南建水人。历史学家。1953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同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做研究生,1956年毕业后,先后在多所院校任教,1977年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治学功力深厚,有专著《胡适传》、《章士钊传》等及论文多篇,受到学界重视。
以上内容摘自《梁漱溟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