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和韩寒关系怎样(韩寒与郭敬明:人至中年,帝国未竟)
文|Cici,编辑|吴怼怼
8 月 26 日,郭敬明面容枯槁的照片上了微博热搜,都说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记忆短暂,但这次,人们很快联想起三年前电影《爵迹》最后一场路演时郭敬明的崩溃,甚至暗自期待着他再一次的崩盘。
这种「吃瓜看戏」的期待被郭敬明亲手破碎,「48 小时没睡觉,哭了几乎一个通宵,不是什么顺不顺的问题,是淘汰了很多可爱的选手。」
时年 36 岁的郭敬明以作家身份为人所知,然后做老板、当主编,改剧本、拍电影,如今正在录制腾讯即将在 10 月开播的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
这档综艺的介绍是:四位行业顶尖导演在四位演员的助力下,公开为四部作品进行选角。与郭敬明一同位于导演行列的,除了同样拍过青春题材的赵薇,还有导演陈凯歌和李少红。
同一周的 8 月 30 日,韩寒旗下 ONE一个工作室发出「故事大爆炸」征文大赛,以ONE 一个 APP为主要阵地,联合果麦、磨铁等出版机构以及阿里、万达、爱奇艺等多家影视公司,以作品出版及影视孵化为最终目标。
在轰动一时的 ONE 实验室特稿梦之队解散之后,韩寒以一种新的方式适应着这个时代。
作为新概念最早走出的两位作家,韩寒与郭敬明曾一度被视为 80 后的两个标志人物,他们起点类似,过程大相径庭,最终却在很大程度上殊途同归。
在自己成为明星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升级为造星者,与旗下数名作者共同打造出各自的商业帝国,这些作者,或者说网红,被纳入成为他们商业版图的一部分,但如何对其聚集、孵化、打造,韩寒与郭敬明选择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01
2005 年 3 月,《福布斯》杂志中文版推出「福布斯 2005 名人榜」,一共四位作家上榜,郭敬明与韩寒分别排名第 92 名和第 99 名。
同样上榜的作家海岩对一同公布的年收入的真实性嗤之以鼻,但福布斯回应说这其实综合名气和收入两部分。客观来说,如果忽略收入不谈,这份榜单还算是对当时名气的写照。
那年7 月底,上海市作协和萌芽联合主办的首届文学代际沟通论坛在千岛湖举办,「新概念之父」、《萌芽》主编赵长天给韩寒和郭敬明都打了电话,邀请他们参加。
这场论坛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前辈作家们理解后辈们在想什么、写什么。陈村、余华都去了,格非和曹文轩也在。
韩寒在国外赛车,没去成,郭敬明跟经纪人商量以后去了,但不敢进会场,本来没想成为大牌,但却意外有了大牌姿态,后来又匆匆离开。赵长天人很好,面对媒体也说是郭敬明有些身不由己。
2006 年,《萌芽》迎来创刊 50 周年纪念,回忆起两个当红作家,赵长天说韩寒特别有主见,写作像是个口口网网副业,而郭敬明的确商业化做得很成功。
这一年,郭敬明与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合作结束,转而与长江文艺出版社合作。不仅如此,天娱、长江文艺合资,加上郭敬明个人股份,「最世」的前身柯艾文化诞生。由个人到公司,由作家到主编、主理人,郭敬明完成了第一次身份转变,商业帝国雏形初现。
也许是有了千岛湖前车之鉴,长江文艺给郭敬明规划出一条明路,通过名家支持、加入作协、参与主流作家新书发布会的方式,逐渐让郭敬明进入主流作家体系。口口网网
一边是郭敬明个人勤奋写作,《悲伤逆流成河》《小时代》《爵迹》等主要作品都在 2011 年前写作完成并出版。但郭敬明深知个人奋斗的局限性,创作的持续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在打造属于自己的 IP之外,他不断签约作家、漫画家、摄影师、设计师,与他们进行强绑定。
这些作家、漫画家们被打造成明星或者说红人,而他们还参与甚至主理郭敬明公司旗下刊物,一同构建了《最小说》(2006 年试刊)《最漫画》(2010 年独立发售)《文艺风象》(2010 年)《文艺风赏》(2010 年)主要四本刊物的杂志矩阵,这期间也有《放课后》的短暂出现。
某种意义上讲,落落、笛安、猫某人、消失宾妮、安东尼等人不仅是签约作家,还是郭敬明的事业伙伴,他们一同铸就并见证了纸质杂志的盛世以及最终的落幕。
《萌芽》主编赵长天在 2013 年因病逝世,他当时的判断,契合了故事的开端,但没预见此后的波折与变故。
02
2008 年,「文学之新」比赛依托《最小说》启动。
效仿《萌芽》,参加「文学之新」需要购买《最小说》。不同于《萌芽》将自己定位为土壤,不考虑负责种子能否长成参天大树,「文学之新」实际上是一场造星运动。
放在今天来看,这就是青春作家版「创造 101」、「偶像练习生」。
比赛期间,《最小说》刊登参赛选手的照片,讨论长相和家境,读者通过购买小说进行投票,有 36 进 18、18 进 12,甚至还有复活赛,最终幸运读者有机会参与颁奖典礼,像极了现在的为偶像打榜,还是养成系。
数万元奖金、签订图书出版合约、提前支付版税、与最世文化独家签约……对于尚在高中或是大学的年轻作者们来说,这是一项极具诱惑,可能名利双收的比赛,后来因为控诉郭敬明性侵一事打了官司的李枫,就是第一届 8 强得主之一。
2009 年,玩赛车、做公共知识分子的韩寒决心做些什么,于是公开以极高稿费征稿,筹划杂志《独唱团》,但由于各方面原因,《独唱团》的出版时间一推再推。
2010 年初,韩寒破天荒地出席杂志推介活动,甚至开始接受商业活动邀请,打破自己立下的「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等十二不原则,韩寒自己投入了 2009 年 120 万元的全部赛车收入。
一波三折、磕磕绊绊的《独唱团》只发出来第一期,后来被无数人拿来指责咪蒙堕落的文章例证《好疼的金圣叹》也出于此。
郭敬明过得顺风顺水,「文学之新」比赛在这年办到第二届,年底有了《文艺风象》和《文艺风赏》第一期合刊,后来两刊都单独出版。
前者由落落主编,追求丰富多元和娱乐,整体风格偏日系清新。后者由笛安主编,消失宾妮做文字总监,野心更大,更具严肃文学的特点,目标是成为一本纯文学刊物。
让笛安来做主编,对《文艺风赏》以及最世文化来说都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
早在「龙城三部曲」之前,父母都是知名作家的笛安就在《收获》上发表了小说《姐姐的丛林》,直至在《最小说》开始连载《西决》,笛安已经有不止一部小说出版。
2010 - 2011 年,《文艺风赏》早期阶段是对纯文学初衷的忠实体现,是为贴合长大后对《最小说》不再满足的读者的需求。
第一期《文艺风赏•爱刑海》,由科幻作家韩松带来科幻小说《再生转》,刊登了史铁生的经典作品《我之舞》,在青梅煮酒这个栏目,笛安与第五届矛盾文学奖得主阿来进行对话。第二期《文艺风赏•除夕》,笛安邀请了自己的母亲蒋韵带来《春生万物》,毕飞宇写下《1975年的春节》,刊登了作家阿乙的《稻草的后代》……
但从 2012 年起,《文艺风赏》被读者公认走了下坡路。从双月刊变成月刊,加速了出刊速度,但质量却没能得到保证。《文艺风赏》值得更多笔墨去记录的原因是,它透露着笛安的思考,见证她作为青春文学作家的转型。
韩松参加过《文艺风赏》主办的「科学与信仰」主题对话,谈来谈去还是谈文学,具体讲了什么都忘了,只记得氛围热烈而微妙。韩松本人很欣赏笛安,觉得她的小说不是简单的青春文学情感文学,还有很丰富的社会意义。
韩松甚至反思科幻文学的问题,「把什么都还原成原子粒子,好像很精确,但用来描述情感世界时,却比不上笛安那一支笔精确。这是科幻文学老是不能够扩大读者面和影响面的一个原因。这方面科幻做得还不如玄幻。」
在座的一个笛安粉丝认真地说笛安会得诺贝尔文学奖,至少是茅盾文学奖。韩松在博客回忆此写道,「这不是没有可能。」果然,2014 年,笛安《南方有令秧》获得人民文学新人奖长篇小说,迈出了重要一步。同年,《三体》英文版得到星云奖的提名。
被郭敬明卖掉版权的《小时代》电视剧在这年开拍,郭敬明说看了改编剧本就不满意口口网网,因为演员退出等问题,郭敬明还跟剧方有了口角,他本人执导的电影版也开机了。
这是一个分水岭。
- 上一篇: 鼓浪屿景点地图(厦门各个景点的手绘地图)
- 下一篇: 甲型流感预防知识(甲流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