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正文

粥里春秋阅读理解及答案

hezhisheng026 热点资讯 2022-10-27 07:30:01 191 0

 

腊八节喝粥是一种民俗。冬日,寒风凛冽,倘若又不幸腹中缺食,那就是所谓的饥寒交迫了;倘若在此景此情之下,有人把一碗稠乎乎、热腾腾的或大米粥或小米粥或杂豆粥或玉米糁粥奉上,那可真是快乐幸福至极!宋人陆游有诗:“粥香可爱贫方觉,睡味无穷老始知。”说的是穷时喝粥,而这位大诗人的另两行诗:“屏深室暖秋垂老,粥美蔬香疾渐平。”讲的则是寒日喝粥,二者所展示的皆为真情实感也!

经年累月,常常甚或只能通过喝粥来解决果腹问题的,无疑都是穷人,让人欣慰的是,穷人、或暂时身处困境的人,也常常会在喝粥时展现出高风亮节。三国时,有臧洪者才能出众,被袁绍任命为青州刺史,臧洪在该地政绩不错、口碑甚佳。后袁臧二人因故反目,袁绍率兵围攻青州,城内军粮只剩三斗,手下煮了一点儿较稠的粥送给臧洪,“洪叹曰:‘独食此何为!’使作薄粥,众分歠(音chuò,吸、喝之意)之。”臧洪最后兵败身亡,被陈寿写进了《三国志》。清代史学家赵翼评论曰:“臧洪自是汉末义士,其与张超结交,后与袁绍交兵之处,皆无关于曹操也,则魏纪内本可不必立传,而寿列之于张邈之次。盖以其气节,不忍没之耳。”善哉臧洪!此之谓:时穷节乃见,薄粥显风骨!

尤其不应遗忘的是,通过文献考察我们可以知道,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灾荒之年用施舍粥的方式来赈济灾民的案例了。最初,施舍粥,还属于官员或者士绅中有良知者的自发行为。到了汉代以后,这种在灾年以粥赈济灾民的做法逐渐有官府介入。经历宋、金之后,到了明、清两代,舍粥赈济的做法已经固定化了,而且所设粥棚(或曰粥厂)的数量比较多、规模也比较大,其中既有民间的士绅、寺庙筹办,也有官府设置,还有官府与士绅联合开办的,大致从每年农历十一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农历四月,持续施舍粥大约五个月的时间。前几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省盱眙县发掘300多年前、被持续70多天的暴雨彻底摧毁的泗州古城遗址时,在普照王寺墙外发现了一口直径达3米、深3米的大铁镬。专家认为,从明万历六年至康熙十九年的102年里,泗州遭水灾淹城达29次。每次大水淹城,都会发生街巷行舟、房舍倾颓、百姓逃亡的惨景。而其时,城内就设有多处赈济的粥棚,这口大锅可能是寺院用来煮制施舍之粥的。由此可知,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上,不但从头一年冬天到第二年青黄不接的这段时间里,而且在天灾降临之时,由一个又一个粥棚大锅里盛出的一碗又一碗热腾腾的粥,曾挽救了多少陷于危难之中的生命啊!

几千年来,粥在中国一直被包括帝王将相和草根平民在内的广大人群推崇、喜爱,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缘于它的食疗和养生功能。较早注意到粥的这方面功能的史学家,是生活在西汉的韩城人司马迁,他在《史记》中记述了西汉名医淳于意“以火齐粥且饮”为齐王治疗疾病的案例。再往后,东汉的光武帝刘秀在登上帝位以前,东征西战,颇为辛苦。一次,从蓟东到饶阳,沿途少有进补,刘秀饿得饥肠辘辘,属将冯异(字公孙)为他觅得一碗豆粥。翌日,刘秀对冯异道:“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做了皇帝后,刘秀对粥的热爱依旧,不仅自己喝,还赐给他人。据《后汉书·樊宏传》载,刘秀的舅妈去世后,表弟樊鯈伤心过度导致身体虚弱,刘秀听闻后便派身边的太监给樊鯈送粥,即“世祖遣中黄门朝暮送粥”。再往后,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叱咤风云的一生走到了尽头,他留下了一份被官方称为“魏武遗令”的、很有个性的文字,其中第一句竟然是:“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描绘的是喝粥的感受。

粥在中国的历史上,还和一种社会良知联系在一起。很多年前,笔者曾读过《战国策》中有名的“触龙说赵太后”的故事,其中在谈到自己每天的饮食时,赵太后表示:只能喝点粥罢了。很显然,赵太后的只能喝粥,肯定不是由于缺钱缺粮,她的喝粥,无疑是出自养生的考虑。

同样是考虑到老人的养生,《礼记·月令》载,“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据说,当时授予古稀老人的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不知道这样的良俗,在中国历史上实施的空间有多大、持续的时间有多长,但一根装饰着不噎之鸟的玉杖,一碗热腾腾、稠乎乎的糜粥,的确体现着社会对老人的尊重与关爱。因而,称载入典籍的这寥寥数语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并不为过。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16i.cc/post/1556.html